STEM生活實踐先導計劃 - 成果發布會及嘉年華 20190409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【童創好生活】 STEM生活實踐先導計劃 - 成果發布會及嘉年華 主辦機構: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 學術顧問: 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助理教授 鄭慕賢博士 亞太藝術創意教育交流協會會長 林桂光教授 關學聯簡介: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(下稱關學聯)於2010年9月正式成立,一直致力保障基層學童的發展權利。 聯席工作目標: 1) 減少貧窮為兒童學習及發展帶來的障礙,增加貧窮兒童發展自我的機會;及 2) 縮窄貧富學童之間學習資源的差距,保障貧窮兒童的平等發展機會。 計劃背景: 【童創好生活】是一項由本地教育學者及社會工作者聯合設計,以低成本STEM教程提升學童生活解難能力的先導計劃。 為配合教育政策的發展,STEM近年成為校本課程設計不可或缺的元素。關學聯明白在有限的指引及評核標準下,學校普遍需要用上龐大資金發展高科技課程,成本高昂之餘,成效亦難以衡量。 事實上,不少的教育學者及前線老師都已經指出過於高成本、高科技化的趨勢反而提高了STEM教育的門檻,偏離培養日常解難能力的原意,高昂的成本更局限基層學童於課後的實踐及參與機會。 有見及此,本聯席與學者合作,於2018至2019學年推出【童創好生活】,是一套目標以低成本、低門檻有效提升學童生活解難能力的STEM教程框架及評核標準予學校試用。 計劃的內容包括透過探索性的專題協作,增強學童的日常解難能力、創意思維及對社會問題的認知。同時為老師提供低成本教程框架及STEM評核標準,以供將來課程發展參考。 活動目的: 在過去的學年,是項計劃已於三間小學順利試行,並取得鼓舞的成果。為了進一步讓更多的學校認識本計劃的理念,本聯席特意舉辦 【童創好生活】STEM生活實踐先導計劃 - 成果發布會及嘉年華 。透過舉辦學生分享及遊戲攤位,讓不同學校的學童及老師都能體驗本計劃的活動元素,參加學生將獲得出席證書一張。 活動安排: 日期:2019年4月9日 (星期二) 時間:下午1時半至4時半 地點:九龍旺角奶路臣街麥花臣香港禮遊樂場協會禮堂 費用:本活動費用全免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活動詳情: 13:30 學生到達 13:30-14:00 作品展覽 14:00-14:30 成果發佈會 14:30-14:45 證書頒發儀式 14:30-16:00 攤位遊戲 16:00-16:15 大合照 如有任何查詢,歡迎致電2658 5728或66099537與吳先生聯絡。
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【童創好生活】 STEM生活實踐先導計劃 - 成果發布會及嘉年華 2019
各位嘉賓、校長、老師、家長、各位同學,大家好, 今日非常開心出席這場特別有意義的教育活動,因為可以看到一個基於共同理念的優化教育概念,有初步成果。 在這裡除了要多謝參加學校的支持、相關教師和導師的付出,和進行學習活動同學們的堅持,先可以有今日發布會及嘉年華的出現。但事實上,我更想衷心多謝及讚賞項目統籌吳志遠導師,同所屬團隊勇於嘗試和努力學習的表現。 除了今日嘉年華會所展示的學生科普創作項目外,個人認為這個“STEM生活實踐先導計劃”,從本質解構,實在算是一項典型STEM+教育項目;更加是貫徹「低成本、低技術配置、普及推廣的STEM+課程規劃」的創意學習模式。 項目設計的動機,完全建立在生活及工作問題的解決需求上;規劃思路從已有知識出發,再通過網絡資訊及社交平台去探究可以借用的概念及技術支援,完全是一種「跨界別、跨領域、跨學科」,統合知識、概念、技術的創新嘗試;將學習目標定位在綜合能力建構,而非硬件和科技主導;利用自主建構的工作及專業團隊,不斷學習,持續修訂規劃模式;通過一系列過程、技術、經費、聯系的計算和溝通,進行項目規劃去確立推行方案;因應自身的條件,以適合項目研習目標及校本情況,以能力融合學習策略,去安排各個探究、思考、學習、創建、優化、總結等環節,理順學習流程;其間也審視學習對象的背景和自我期許,以及設定學習成長和項目成效的評估基準;最後為學習者和參與者提供一個匯報、展示和交流學習經驗的活動,作為往後學習伸延平台,創造再多溝通渠道和發展機會。 以上是個人在今日這個先導計劃實踐過程中的一點觀察和總結,希望能引起教育界和公眾,對利用香港過去十五年教改、課改的優勢,如何能普及推動STEM+教育,作為地區教育特色,去和內地相關團體和學校充分交流,引領優質創新教育的全面發展。 謝謝大家。 林桂光(20190409)
|